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勤廉文化建设深度融合,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精心打造的雷锋精神文化与勤廉文化主题走廊于2025年3月在实验楼5至7楼正式启用。这一兼具教育性与艺术性的文化走廊,成为学院雷锋精神文化和勤廉文化宣传的重要载体。
雷锋精神文化走廊以“雷锋精神”为主线,通过浙江农林大学“雷锋班”的成立、发展,系统呈现了农林学子学雷锋精神、讲雷锋故事、做雷锋传人的生动实践。2011年3月,我校启动"续写雷锋日记"活动,组建全国高校首批常态化学雷锋组织——由学生党员和志愿者骨干构成的"雷锋班",先后于2019年获评"全国高校党建特色品牌"、2023年入选"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十余年间,该组织构建起高校"新时代雷锋精神实践育人"新模式,累计举办雷锋精神大讲堂、雷锋故事会等主题活动1200余场,组建专业宣讲团开展理论传播,向西藏等地小学捐赠图书4200余册,撰写雷锋日记9000余篇,斩获国家级荣誉13项、省级荣誉7项。2025年3月,"雷锋班"联合雷锋杂志社牵头成立浙江省高校学雷锋联盟,汇聚34所高校力量共筑新时代雷锋精神传承矩阵。




勤廉文化走廊则紧扣"六廉颂"主题,集中展示学生创作的廉洁主题艺术作品。“六廉颂”是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纪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构建的清廉文化品牌。该品牌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将廉政建设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纪律保障。在首届“六廉文化月”中,同学们通过书法、绘画、书签、剪纸、扇绘、"廉"字设计、平面设计等七类艺术创作,将廉洁理念转化为具象化艺术载体。这些作品既彰显了青年学子的艺术创造力,更通过水墨丹青的意象表达,实现廉洁自律价值观的浸润式传播。




文法学院雷锋精神文化与勤廉文化走廊以雷锋精神铸魂、以六廉文化润心,既构筑起新时代青年培根铸魂的精神坐标,又探索出高校廉洁教育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通过雷锋班十余载的实践积淀与六廉文化的多维诠释,文法学院成功将红色基因的传承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将廉政理念的熏陶升华为立德树人的生动教材,真正实现了以文化人、以廉育人的教育闭环。
文法学院将持续深化"红色+廉政"双螺旋文化育人模式,以走廊为载体拓展沉浸式教育场景,联动浙江省高校学雷锋联盟构建更广阔的实践平台,让雷锋精神的时代光芒照亮青年成长之路,让六廉文化的清风正气滋养校园政治生态。这种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文化实践,既是对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战略部署的鲜活响应,更为高等教育领域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具有示范价值的"农林样本"。期待这方文化沃土能孕育出更多信仰坚定、作风清廉的时代新人,让红色血脉与廉洁操守成为青年学子最鲜亮的人生底色。
(图文/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