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至11日,院长鲁可荣、MPA硕士点负责人李琳琳赴内蒙古农业大学,参加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方案专家论证会、考察学习MPA学位点建设情况。
5月10日下午,鲁可荣与李琳琳到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调研。内蒙古农业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路冠军,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张银花、副院长于翠英、副院长王利清,MPA教育中心主任张建新等以及研究生院有关教师参与调研交流。

双方聚焦“MPA学位点建设”深入交流。我院系统了解了内蒙古农业大学MPA学位点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在学科评估方面,内蒙古农业大学分享了精准数据分析与有效自评自查方法。关于MPA课程授课,内蒙古农业大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践教学等,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同时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注重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平衡,通过丰富的科研项目与实践实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
5月11日上午,鲁可荣参加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方案专家论证会”。此次论证会还汇聚了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共同为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方案出谋划策。


鲁可荣紧扣“文科专业在农业高校中的价值和意义”,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农业高校要进一步认识到人文科学专业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他认为人文科学专业能够为农业高校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厚的人文底蕴,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创新能力,有助于推动农业、人文、科技等多领域深度融合,促进农业高校全面发展。
此次调研交流,为我院制定“十五五”发展规划和推进MPA硕点建设提供了思路。我院将充分吸收调研成果,结合学院实际,不断优化MPA培养方案,同时更加积极地融入新时代学科发展大潮,发力助推人文社会科学在农业高校蓬勃发展。
(图文/李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