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浙江农林大学“法润天目 生态临安”实践团联合钱王律师事务所,走进杭州市临安区青龙社区,开展生态普法宣传及问卷调查活动,以法治宣传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探索生态保护的基层实践路径。
活动现场,实践团成员穿梭于社区广场与锦城街道新城幼儿园之间,向居民及孩子们递出《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宣传手册。手册以漫画与法条知识相结合的形式,将专业法律知识转化为直观画面展示给孩子们。实践团成员通过互动讲解,引导家长与孩子们在趣味阅读中理解“分类投放垃圾”“低碳出行”等行为规范,让生态保护理念在童趣认知中生根发芽。

实践团还对青龙社区党委副书记瞿琼进行专题访谈,深入了解社区生态法治实践的多元路径。针对不同年龄段居民,青龙社区采取差异化措施,努力推进“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一系列重大民生项目和生态治理项目。与幼儿园合作开展生态知识科普活动,坚持“环境保护从娃娃抓起”。此外,社区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更新治理模式。为适应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社区协调小区完善清洁能源充电桩等相应配套设施,并加大对文明行车的宣传力度,养成健康、文明的社区风气。以省级未来社区创建为定位,青龙社区“分层引导、精准服务”的治理思路,将生态法治从条文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场景,奋力向“幸福来临 美好青龙”目标靠近,为基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也让实践团成员感受到社区环境治理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本次实践活动收获颇丰。从童趣普法到多元治理观察,实践团以“青年视角”架起法治与社区的桥梁,让生态保护理念从条文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实践,为社会生态环境建设贡献鲜活样本。

(图/赵珈仪文/蒋可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