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师生代表赴浦江县宣和社区开展调研交流活动,成功举办座谈会及“城市管理专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文法学院副院长陈艳君副教授、公共管理学科负责人鲁先锋副教授、城市管理专业负责人陈昌军博士、公共管理学科专任教师金菁博士等参与活动,公共管理协会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座谈会开始前,师生一行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宣和社区的“共富工坊”(残疾人之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城市书房,深入了解了社区在助残就业、养老服务与文化惠民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在“共富工坊”,同学们看到社区为残疾人提供简单的手工劳动岗位,帮助他们实现辅助性就业、融入社会,体现了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包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则以其整洁的环境、合理的餐价和周到的服务,成为社区养老助餐服务的重要载体。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社区创新引入韵达快递参与送餐服务,通过专业配送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同学们详细询问了运营模式、配送机制等情况。

参观结束后,双方以“扎根实践沃土,探寻治理之道”为主题开展座谈交流。浦江县民政局副局长葛炜灵、浦阳街道副书记沈琪、宣和社区党支部书记项品兴、副书记甄燕君等出席本次活动。座谈会由浦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沈琪主持,她首先详细介绍了宣和社区的基本情况、治理特色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成果。浦江县民政局副局长葛炜灵在随后的发言中,充分肯定了高校与地方社区合作的重要意义,并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基层实践,在社会服务中提升综合能力。

文法学院陈艳君副院长就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作了整体介绍,强调学院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致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公共管理学科负责人鲁先锋详细介绍学科专业发展情况,突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育人特色。陈昌军老师、金菁老师进一步补充说明了学生实习实践及校企地合作项目的开展情况,强调建设实践基地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公共管理协会的同学认真聆听,并结合专业所学就社区治理中的现实问题与在场领导、教师进行了交流,并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思考,展现出文法学子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社会关怀意识。
座谈会最后,陈艳君副院长代表城市管理专业,向宣和社区授予“城市管理专业实践基地”牌匾,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新阶段。此次交流与挂牌活动,有效拓展了学生社会实践平台,强化了专业与社区的联动纽带,为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新动力。未来,专业与社区将围绕人才培养、课题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展开持续深度合作。
(图文/ 曹师鹏 陈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