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日下午,“中资企业海外权益全链条保障法治论坛”于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图书馆第二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主办,浙江农林大学省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创新培养基地、浙江省法学会乡村振兴法治研究会共同承办。

论坛汇聚来自高校与法律实务界的多位专家学者,华东政法大学李晓郛副教授、上海振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曹明、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沈澄、上海三甲律师事务所主任徐炜、知恒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罗雨婷、华东政法大学校外实务导师陈雅淑、上海中派律师事务所律师孙梓琪,以及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张永亮教授、省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创新培养基地办公室主任姜少平博士、文法学院教师代表臧祥真博士、刘国伟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学院本硕学生、浙江农林大学涉外法治创新实验班全体学生积极参会。

论坛由姜少平博士主持。张永亮教授与李晓郛副教授先后致辞,一致强调加强中资企业海外权益保障对于推进国家涉外法治建设、服务企业全球化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论坛举行了实务导师聘任仪式,李晓郛、曹明、沈澄、徐炜、罗雨婷、陈雅淑、孙梓琪、徐涵彧、张雪受聘为校外实务导师,进一步促进高校与实务界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合作。浙江农林大学作为首届全国百篇涉外法治优秀案例评选比赛的协办单位举办通气会,华政李晓郛副教授高度评价了两校在涉外法治案例研究与实践交流方面的合作。

主旨演讲环节精彩纷呈,视角多元。曹明律师聚焦“企业出海泰国之重点法律问题”,从泰国投资环境、中资企业需关注的法律法规等方面,剖析企业在泰发展的法治痛点与应对策略;沈澄律师以“反内卷”为切入点,探讨了电商、零售与机器人行业的出海合规路径与破局之道;徐炜律师从合规视角,解析中国酒店行业出海的机遇与挑战;罗雨婷律师以俄罗斯为例,初探中俄司法互认机制;陈雅淑律师聚焦“AI出海东南亚的合规挑战”,前瞻人工智能领域出海东南亚的前沿问题;孙梓琪律师围绕“域外监管与本土法治:TikTok /抖音营销的合规边界与处罚风险”,解读跨境营销的合规红线;臧祥真博士深入阐释《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适用问题,并与同学们积极互动;刘国伟博士则就“行业特色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思考”分享育人经验。
浙江农林大学省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创新培养基地举办的国内学术研讨会,聚焦中资企业海外权益保障的法治前沿法律议题,凝聚了高校学者与实务专家的智慧,为防范企业出海法律风险、加强合规管理、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提供重要思路,助力中国涉外法治建设。

(图/方晨露 陈熙斐 文/郑慧慧 顾华予 刘毅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