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2日下午,“两山”20周年与环境资源审判调研座谈会在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国重实验室212举行。本次座谈会由文法学院、环资学院和生态文明研究院共同举办,由文法学院学术副院长陈真亮教授主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毛煜焕,杭州中院环资庭庭长俞春伟、副庭长刘斌、法官廖珍珠、法官助理金莎等,临安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夏强,临安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笑庆,以及文法学院副院长张永亮、环资学院副院长王懿祥、法学学科负责人贾爱玲教授、法学学科一级硕士点负责人姜双林教授、陈罗兰副教授、张婵讲师等师生参加本次会议。


杭州中院副院长毛煜焕充分肯定了文法学院、环资学院和生态文明研究院在法学基础理论和研究、环境资源法与“双碳”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认为法院办案需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等方面的多重效果相统一,要多思考如何通过环境司法专门化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他认为法院可以聘请更多的环境资源、法学等领域的高校专家担任人民陪审员、环境资源技术调查官,在浙江农林大学校园内探索建设生态修复基地、强化环境资源与“双碳”等方面的自然科学和法学智力支撑,建议全面深化院校合作和协同创新,全方位提升杭州市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水平。

文法学院副院长张永亮教授总结展示法学学科近五年发展态势:通过详实数据呈现高水平论文发表、学术专著出版、重点课题立项及学科竞赛获奖等核心指标,认为环境法学科已形成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深度互融的特色发展路径,表示学院将持续强化教学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王懿祥所长重点介绍了环境与资源学院“双碳”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碳中和微专业及教学科研成果,同时分享了关于“双碳”如何运用到环境资源审判和实务中的一些前沿思考和对策建议。杭州中院环资庭庭长俞春伟介绍了近三年全市法院生态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提出了下一阶段重点推进的工作计划。在研讨环节,与会人员从不同学科和部门法角度对杭州法院生态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报告草案内容进行深入论证,就“两山”20周年的生态文明司法实践前沿问题、杭州法院生态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报告草案,以及院校合作等进行研讨和交流。
张永亮副院长对杭州中院、临安法院一直以来对学院发展建设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认为此次座谈会为推进法学专业和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双方一致认为要以“两山”2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整合资源、凝练方向,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开展更为深入和全面的院校合作。最后,与会人员参观考察了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