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玲玲,女,1985年出生,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专业博士,现任校友联络办公室(教育基金会秘书处)副主任。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生态文化、农村发展等领域科学研究,浙江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千万工程”研究院研究员,乡村文化与乡村治理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科技传播协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推选专家,浙江省青年研究会监事会监事长,浙江省青年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农村工作专委会委员,《湿地科学与管理》《竹子学报》青年编委,临安区青年联合会四届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艺术教育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科研论文51篇。参与成果《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4.0的农林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15)、《美丽乡村建设的湖州模式》获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5/15)、《“奋进百年 绿染华夏”林草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获梁希林业科普奖(3/9)等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奖5项。被评为全国“挑战杯”专项赛优秀组织工作者、2023年度浙江省成绩突出共青团干部、省“挑战杯”优秀组织工作者、省暑期社会实践风采大赛优秀组织工作者、杭州市无偿献血公益之星等荣誉。作为号长,任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总队队长,获评浙江省青年文明号;担任岗长,浙江农林大学团委获评省教育系统巾帼文明岗。
研究领域方向
生态文化、农村发展、高等教育管理。
教学工作
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形势政策课、志愿理论与实践。
主要科研项目
省部级
1.(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湖州市为例)16@ZH005)生态文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课题子课题,2016.04-2020.01,6万元,主持,已结题;
2.教育部第一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20220101006,杭州绘自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就业实习基地项目,主持,已结题;
3.浙江农林大学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中国科协“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2022.09-2023.09,8万元,主持,已结题;
4.关于我省科技特派员制度迭代升级的对策建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23ZK74YB,2024.5.21-2024.9.21,2万元,主持,已结题;
5.“践生态文明 护南方朱鹮”-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2024年度“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8万元,主持,在研;
厅局级
6.杭州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自筹经费项目,D14KS03,2014.07-2015.10,0.3万元,主持,已结题。
7.2016-7至2017-3,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地名文化保护研究——以浙江省为例,2016年浙江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经费自筹课题,ZMZC201665,2016.07-2017.03,0.3万元,主持,已结题。
8.生态创业文化研究——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2016年浙江省文化厅文化科研项目,zw2016086,2016.08-2019.01,0.3万元,主持,已结题。
9.高校学科组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2016年度浙江省教育厅一般项目,Y201636843,2016.12-2018.06,0.5万元,主持,已结题。
10.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21年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KT2021091,2021.4-2023.07,主持,已结题。
11.基于志愿服务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创新实践研究,2022年度浙江省青少年与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ZQ202246,2023.02-2024.02,主持,已结题。
12.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业的路径研究,浙江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Z02025122,2025.03-至今,主持;
论文与专著
近五年主要学术论文
1.以信息化助力新型经营主体提质增效[N].中国城乡金融报,2020-04-22,第B03版,(1/1)
2.美丽乡村建设关键在于把好三个度[N].中国环境报,2020-05-06,第3版,(1/1)
3.从乡村振兴视角谈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以浙江省为例[J].浙江农业学报,2020,32(07),(1/4)
4.“两山”理念视域下“文旅融合 创新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以浙江湖州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15(04):23-28,(4/4,通讯作者)
5.拐卖犯罪与“后拐卖”研究的关系地理学探新[J].热带地理,2022,42(09),(3/3,通讯作者)
6.地方高校应用型学科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22,7(04):8-14+81,(1/3)
7.我国毛竹林经营中的抛荒和自然扩张困境及对策[J].竹子学报,2023,42(03):55-62,(1/3)
8.风景园林学科评价现状、问题及建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20(11): 154-160,(2/4,通讯作者)
9.中国古代镇山的地理想象及空间建构[J].风景园林,2024,31(01):121-129,(4/4,通讯作者)
10.文化生态视野中的浙江地名文化保护策略研究[J].保山学院学报,2024,43(01):96-101,(1/3)
11.浙江安吉竹文化传播路径研究[J]. 竹子学报, 2024, 43(3): 67-71,(6/6通讯作者)
12.非物质文化遗产庆元“菇民防身术”在当代社会的应用与发展[J].食药用菌,(5/5,通讯作者)
13.从7只到1.1万只,朱鹮保护带来哪些启示?[N].中国环境报,2025-05-19,第3版,(1/3)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浙江农林大学校友联络办公室
办公室电话:0571-63876593
E-mail:wll@zaf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