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综合新闻 - 正文

孙庆忠教授主讲文法学院第57期“乡村研究半月谈”


【发布时间:2025-04-20 20:16:42     文章作者:     点击量: 次】


4月16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庆忠教授应邀做客文法学院第57期“乡村研究半月谈”,作《乡村处境与年轻一代的作为》专题讲座。会议由公共管理学科李琳琳副教授主持,农村发展研究生实践导师、杭州市余杭区禹上稻乡农村职业经理人刘松,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科金菁博士、万莼博士、刘慧博士以及农村发展专业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孙庆忠教授饱含对乡土社会的热爱,从三个案例出发回应三个议题:如何理解当代中国乡村处境、如何让乡村“美起来、活起来”、如何培育造就“三农”工作队伍,娓娓道来他的研究思考与社会实践。首先,孙教授从早年一项关于乡村教育的课题研究出发,引出当前的乡土社会正处于“集体失忆”的边缘这一判断,并结合自身在河南辉县太行山区以乡村教育撬动乡村社会活力的社会实践,讲述以教育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随后,孙教授以“一棵千年枣树”将大家的视野带到陕西佳县,讲述其团队以农业文化遗产挖掘推动深度贫困村脱贫发展的坚持与守望。最后,孙教授讲述了自己在河北涉县王金庄村,研究旱作石堰梯田系统的文化价值的案例,再次呈现他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干预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践行。

在讲座结尾时,孙教授以《平凡的世界》中的少平、少安为喻,强调当代年轻人应当将个人成长融入社会中、时代中,重新扎根土地,做反哺乡村建设的“一粒种子”、“一棵植株”,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生力量。会议最后,农村发展研究生实践导师、杭州市余杭区禹上稻乡农村职业经理人刘松作会议总结,他提出当前乡村发展大有可为,号召青年人要带着情怀和使命做好每一件小事,共同探索乡村觉醒的多元路径。

交流讨论环节,与会师生纷纷发言,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公共管理学科李琳琳副教授向在场师生发出诚挚号召: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孙教授即将在衢州市开化县开展的村干部口述史的实践调研,将心中的浪漫畅想转变为扎根乡土的实践,在实践中成长,于实践中求真。在场学生纷纷报名参加,反响热烈。

本次讲座深化了师生对当前乡村社会困境的理解,为青年学子投身乡村建设提供了思想引领和实践指南。

(图/刘慧 李琳琳 胡静蕾 文/程思宇金菁 郑海晶)



上一条:我院教师参加浙江省翻译协会2025年年会

下一条:文法学院召开综合治理月末议事会



【关闭本页】


常用链接 / CHANGYONG LIANJIE +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 国家农业农村部        + 国家林草局        +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衣锦街252号实验大楼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40568(内线:9290568) 传真:0571-63740568 邮箱:wf@zafu.edu.cn
COPYRIGHT © 2024 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 WF.ZAF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 1440×900 分辨率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
请扫描二维码
关注文法微信
获取更多资讯